2010年10月31日星期日

秋天

北方的秋天不像南方,总带着些许凄惨的感觉,预示着周遭的景致要有极大的退化,而且预示着寒冷漫长的冬日的到来。“一层秋雨一层凉”,北京似乎总是唰的一下(或是嗖的一下)就从夏天经秋天变成了冬天。“却道天凉好个秋”,那是北方人辛弃疾到南方过秋天的心理写照;如果是南方人曹雪芹到了北方,便是“秋花惨淡秋草黄,那堪风雨助凄凉”。

现在正好到了要来暖气而未来的光景,最难将息。宿舍朝北,平时在宿舍里打颤且不论,连上厕所都是需要勇气的。冰冷刺骨的塑料马桶垫让人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,给本应该畅快淋漓的时刻添加了一些障碍。此外湿度下降,嘴唇干倒也无所谓,口渴也早已习惯随身带一个水杯,最要命的是静电的侵扰。瓜田李下,一到需要触摸金属物品的时候就紧张得要命。把手,龙头,或者是铁床架等地点,脱衣后,脱袜后,或者与织物摩擦后等时间,就会有不期而遇的尖端放电有时还附带音效。就连传说中的眉目间的放电我都领教过了。我这个工科生也琢磨出了两招,一是摸墙壁,拥抱大地母亲的零电位,一是条件不允许时拿着钥匙先碰一下金属,钥匙尖的地方放电严重,而手指的部位相对就刺激较轻。

到了秋天,街上的人的穿衣打扮也不像夏天那么多姿多彩,渐渐的单调起来。不过此时的自然界倒是格外的抢眼。花花草草们大概也就春天与秋天的时候能够如此醒目。而秋天也许又比春天更加的多彩。前几天不骑车了,阳光灿烂的下午走在校园里欣赏秋景。有机会看看秋叶的绚烂,也是十分赏心悦目的。

2010年10月12日星期二

逃离

刘晓波得奖了,对中国的政治改革是福还是祸。
1984BBS被迫关闭了。真的是很难得的一个地方。
发现突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读新闻看评论的集散地了。
于是翻墙出来,透口气先。

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

何以无言

已经不会写字了,也已经记不起事了。仿佛之前还写着博客的时候,长辈中居然有人忧心忡忡,也有人肺腑之言:你不晓得,共产党,心狠手辣!

 

开玩笑,不知道是把我看得太可怕了,还是把独裁制看得太可怕了。我们这些受了点惊吓又读了点书的人,容易胆子小,要是再经历经历文革,难免有些被害妄想症要遗留下来。

 

当然我们年轻人也会犯病,这种病呢大概跟恋爱病的症状差不多,憧憬自己做出慷慨激扬的事情,与憧憬自己做出风花雪月的事情同样可令人激动万分、不能自已。

 

好嘛。有一年多了吧,越发觉得自己匮乏了。脑壳里面乌七八糟的,说个话都夹得很了。还是找个地方挤出点来,就当疏导疗法了。

 

中国是没得啥子希望了。每一分钟,都有一个懵懂的少年因为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变得迷茫;每一分钟,都有一个热血的青年在想象着改变这个社会;每一分钟,都有一个步入社会的青年开始改变、放弃、适应、遗忘;每一分钟,又都有一个经历过以上阶段的中年人开始诅咒年轻人,开始想尽一切方法消灭、同化他们。各位看官请对号入座。中年人对青年人的暴政大概如此。

 

我希望永远做个不成熟的人,永远不要说出那一句“国事管他娘”,永远不要跑到竹林里面去装疯子,永远不要点头哈腰溜须拍马的装孙子,永远不要逆来顺受装聋作哑,永远不要背叛自己的叛逆年代。

 

执手偕老是幸福的,将自己最初岁月中的理想一以贯之又何尝不是呢。激动过,变了吗,哦,还没有。

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

新年

似乎越来越难以来到这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了。
安安心心,踏踏实实,做自己的事情。
新的一年,能否第一次出国呢。

张开旭 (Kaixu Zhang)
Ph.D. Candidate, Tsinghua University
http://nlp.csai.tsinghua.edu.cn/~zkx/
中文分词文献列表: http://nlp.csai.tsinghua.edu.cn/~zkx/cws/bib.html

2009年9月4日星期五

巴别一瞥

汉语,英语,古希腊语,维吾尔语

【语系】
》汉语是汉藏语系;维吾尔语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;古希腊语是典型的印欧语系;英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,但作为印欧语系成员,已经非典化了。

》汉语属于孤立语,单词没有形态变化。维吾尔语是黏着语,一个词后面可以粘上很多后缀。而古希腊语是屈折语,整个单词,特别是名词和动词,变化及其多样而丰富,各种词缀,甚至会改变词根。英语保留了一些这样的特征。

【语音】
》像现代汉语中的jqx,zcs,在维吾尔语中也是基本的辅音。而维吾尔语也有如德语中Latex(拉泰赫)的x的音。

》汉语有声调,很多东南亚语言也有,但古代汉语有没有声调,有争论。古希腊语是有声调的,但现在的印欧语包括现代希腊语都只有重音没有声调。维吾尔语的重音都在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。所以他们说汉语也让汉人很不习惯,觉得他们说话都凶巴巴的。

【文字】
》拉丁字母打小学拼音的时候就熟悉了。希腊字母,因为跟英文有些类似,读音会有些混淆,反而用了一点时间适应。维吾尔语的阿拉伯字母,而且读音相似的音写法也类似,所以很好记。特色是同一个字母的写法是上下文相关的。汉字肯定是最难的。

》维吾尔语跟古希腊语(如果不考虑它的音调)是看着文本就能念的语言,英语已经不行了,而汉语从来没想过要这样。

【词汇】
》印欧语诸语言都有很多共同的词汇。根据词汇可以推测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北方远离大海的寒冷大地。现代汉语很多词汇来自日语。

》 维吾尔语来自波斯语(比如我们熟知的馕――当然汉语本身的馕这个词汇,又是来自维吾尔语――其实是来自波斯语)、阿拉伯语("古尔邦")、英语(单位同事 叫人接电话都是喊的"xxx,telefon!",中国共产党叫做Zunggo Kommunisting Partiyisi)的词汇都不少。现在受汉语的影响又很大,有次听几个年轻人说话,听到几个"初恋"、"勾引"之类的词,如同我们说汉语带几个英文单 词。

》印欧语系有很多词缀,比如'-er', '-tion', '-ly', '-lize', 'para-', 'anti-'之类的。而这种情况在维吾尔语中异常多,几乎都是以后缀的形式。而汉语就难说了,宽泛的讲更多,不过就与合成词没法区分了。

》相比而言英语中合成词仿佛并不多,他们倾向于另用一个读音表示。而古希腊语合成词就很多。至于词语合成的丰富性与灵活性,可能汉语跟维吾尔语是比较突出的。

【语法】
》英语是典型的SVO,主谓宾形式。汉语也算,不过还有话题优先的特征,比如"车票买了",而不是"买了车票"。维吾尔语是SOV型。而古希腊语就无所谓了。由于丰富的格变化,很多情况下随便什么语序都不会有歧义。

》 名词的格(case)上,古希腊语有四五种格的变化,比原始印欧语可能少了一些。而维吾尔语中有大概十多种格,而且主要的格都可以跟印欧语系语法中的格意 义一一对应。英语已经变得几乎就没有格变化了,除了如第一人称代词有"I me my"主格宾属格的变化,还算保留了一些。其它情况下跟典型孤立语汉语一样,靠语序与介词来区分格。

》名词的数(number)、性(gender)上,两门印欧语必须带数,亚洲语不必。只有古希腊语有阴阳中三性。英语中也残留了一些性的遗恨,如god/goddess。

》最复杂的都是动词,古希腊语用屈折变化表示各种时态(tence),表示语态(voice),语气(mood)等,及其复杂。维吾尔语在动词后面依次加入词缀来表示。汉语就加状语来表示,其表现力应该是最灵活的吧。

》介词,欧洲语言常用的某些介宾短语,"on the table",两个亚洲语会用"桌上"来表示。

【复杂性】
》 汉语声调是上下文相关的,母语使用者可能都注意不到,不过还好,一共也就这几种变化。其它每个字怎么念就固定了。维吾尔语有元音辅音的和谐,词缀根据词干 的不同按和谐规则有一定的变化。古希腊语就更复杂一些,时常两个元音结合会收缩(contraction)成另一个,如果说维吾尔语的和谐规则可以看成一 元映射,那这个就是二元的。此外名词还分作不同的变格(declension),不同的declension变化规则还不一样。如果把这些动词名词变化规 则的表格写下来,有几十页。

月亮|the moon


月亮|the moon
Originally uploaded by Kaixu

重来没有拍到过这么清楚的月亮,能看见阴影。
用卡片机
方法:先对着屋里的等半按快门,然后对着月亮~不然用卡片机直接照就是一团白。